6月13日,安徽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聯合茂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該省南陵縣許鎮鎮召開了“綠色高質高效水稻種植技術現場觀摩會”,現場分別開展了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機插秧肥藥一體化應用、寬窄行側深施肥技術等試驗示范,來自安徽農業系統專家及周邊種田大戶共400多人參加了此次觀摩會。
據安徽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吳文革研究員介紹,水稻機插秧側深施肥技術是指水稻機械插秧時同步將顆粒狀肥料定位、定量、均勻地施于秧苗側3~5厘米、深4~5厘米處,使肥料在土壤中緩慢分解,能夠延長肥效,顯著提高肥料利用率。此外,秈稻種植還創新了機插寬窄行側深施肥模式,即寬行33厘米、窄行17厘米,與常規機插方式相比,能提高秈稻田間的通風透光性,更利于后期分蘗。
水稻采用側深施肥技術能夠實現機插秧與施肥一體化,做到精準施肥,減少養分固定和流失,較常規施肥方式可節省用肥20%~30%。這項技術在當地已推廣2~3年,水稻生產應用效果好,省工省肥。
現場,大家對水稻側深施肥時用的肥料產生了興趣,肥料就施在秧苗一側,會不會引起燒根、燒苗呢?不會!水稻側深施肥對肥料的要求較高,一般為氮磷鉀配比合理、粒型整齊、硬度適宜、手捏不碎、吸濕少、不黏、不結塊的配方肥或緩控釋肥。茂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茂施水稻控釋肥是一種較好的控釋肥,其采用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效釋放不受土壤濕度、pH值等影響,只受溫度影響,在溫度升高時聚氨酯包膜體積變大,養分通過包膜上納米級微孔向外釋放,配合水稻機插秧時施用,基本能根據水稻生長期的營養需求釋放養分,保證水稻生長。
茂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鐘成虎介紹,茂施水稻控釋肥擁有三大技術優勢,一是永久防漂浮技術,二是精準控釋技術,三是科學控釋氮磷鉀配方技術。以前水稻生產用肥,基肥用1次復合肥,分蘗期追施1~3次分蘗肥,后期追施1次穗肥,但由于水田高溫高濕、降雨量大等原因,追施的氮肥極易隨水流失。現在水稻生產用茂施控釋肥,25%~35%的控釋摻混肥,其控氮顆粒就有10~15個,一次性施肥,后期不追肥,既能保證施肥效果,又能減少施肥次數。
此外,近兩年茂施公司根據水稻的生長特性和茂施肥料的特點,研發出了水稻“種肥同播”技術,該技術是在水稻機直播的基礎上,將水稻同步營養的控釋肥通過深施肥裝置垂直施入稻種下8~10厘米的土層中,實現了水稻種子與肥料的最佳空間耦合,提高肥料利用率,最終實現水稻全生育期一次性“種肥同播”免追肥。
觀摩會結束后,安徽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與茂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在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雙方將整合各自在資源、技術、資金、人才上的優勢,共同研發水稻機械化輕簡栽培技術,幫助農民科學用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環境安全,實現綠色發展。